纪委信息
Party committee information

90后“乖乖女”挪用公款案:因赌沉沦的青春之殇

来源:杭州廉政网 发布时间:2018-10-22 10:46 浏览量:39780

警示教育材料:


挪用公款两千多万元,作案次数达上百次,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很难想象,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会与被告席上的90后小姑娘联系在一起。

年仅28岁的陈曦曦,曾是家中的“乖乖女”,同事们眼里的“好女孩”以及深受领导信任器重的“模范员工”。讯问过程中,她涉世未深的表现,也给调查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究竟是什么促使这名“单纯女孩”走上了犯罪道路?其中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她的犯罪手法真的不高明,如果不是相关监督机制也出了问题,或许能及早发现并制止。”一位办案人员说。

不谙世事 入坑网络赌博

大学刚毕业,一贯勤奋努力的陈曦曦就考取了初级会计资格证,被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一建”)聘为出纳。因为工作出色,工作三年之后她就被下派到深圳分公司,担任财务部副经理,主持工作。本来,这是一个大显身手、一展抱负的机会,却不料成了她走向违法犯罪的“滑铁卢”。

陈曦曦到了深圳后发现,自己人生地不熟,基本没有朋友,加上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交往,于是,逐渐沉迷于网络世界打发业余时间。

“她社会经历比较简单,对网络上复杂的事情戒备不够,”办案人员介绍,陈曦曦偶尔认识了一些网友,向她介绍一款能赚钱的游戏,叫做“网络时时彩”。   

所谓的“网络时时彩”,其本质就是一种屡禁不绝,并且涉嫌犯罪的网络非法赌博。刚开始,陈曦曦在网上赌博投入的只有几十、几百元,而且基本都能获利。这让她误认为是一条赚钱捷径。

初尝甜头的陈曦曦开始放开手脚,赌资越来越大。但是,这时她却开始输钱了,没多久就输光了个人所有积蓄。欲罢不能的陈曦曦开始向亲戚朋友借钱赌博,也很快打了水漂。迫于无奈,她想到了向互联网现金贷平台借钱,借来钱又投入到网络赌博中去。

以贷养赌难以为继盯上公款

拆东墙补西墙,她又掉进了另一个更大的陷阱里。这些贷款的利息非常高,其中有一笔上午借3万元,下午却要求归还5万元,但陈曦曦还是东拼西凑,把5万元给还了回去。为此,精通“养鱼”技巧的贷方又给了一笔10万元贷款,继续要求她支付高额利息。

“我想还回去,但是没有其他的途径,债主每天打电话、发短信催账,我快崩溃了......也只能用这个方法去博。”面对巨额的赌债,陈曦曦一年九万元左右的收入显得如此单薄,她根本无力偿还,甚至都支付不起高额利息。作为财务部副经理,陈曦曦全面负责作为浙一建深圳分公司的财务工作。2016年,由于正值国家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期间,深圳分公司的税金就暂时全都由浙一建集团直接打款到陈曦曦的个人账户,然后再由她去税务部门刷卡交税。

办案人员透露,陈曦曦私人银行卡资金流水非常大,动辄上千万,累积起来有上亿,而且这个账户基本都由她自己保管。最终,走投无路的陈曦曦打起了公款的主意。

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陈曦曦伪造了支付审批单、项目工程付款表和资金使用申请单等票据,以缴纳税款的名义,要求浙一建拨付资金到其个人银行卡。通过公司审核后,等一到账,她马上就把这些钱投进了赌博平台和归还高利贷。仅一年多时间,陈曦曦先后83次挪用单位公款,共计人民币两千余万元。

幻想用赌博来还高利贷,陈曦曦到后期接近于疯狂的,变得不计后果。仅案发前3个月,她挪用资金就高达1000余万元。

监管缺位 巨款被盗企业浑然不知

“如果我不去交税,直接挪用掉,公司没有核查或者没有监督的话,是不会知道这个问题的。”根据陈曦曦交代的案情,办案人员认为,税务部门与浙一建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沟通机制,导致税款未及时缴纳,税务机关也没有发现,浙一建以为缴纳了,实际对被挪用的资金也一无所知。

除此之外,陈曦曦还以归还项目代垫金和保证金的名义,采用伪造虚假票据的方式要求浙一建拨付资金,之后以误打税金等理由要求项目部财务人员将资金转入其个人银行账户。以此方式,陈曦曦先后47次挪用单位公款600余万元。

2017年10月,陈曦曦因为涉嫌挪用巨额公款被西湖区监委采取监察留置措施,她在忏悔书上这样写道:如果没有赌博,我也不会走到今天的局面,赌博就是利用人贪心的心理,一步步将我拉下深渊,让我痴迷,让我寄希望于它能挽回一切,但它几乎毁了我的一切。

据法院审理查明,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陈曦曦多次挪用单位公款共计人民币2750余万元,作案次数达上百次。2018年4月,陈曦曦因犯挪用公款罪,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3年。

本来正值年轻有为的美好年华,却因为违法犯罪而锒铛入狱。反思陈曦曦案件,网络赌博、无良小贷公司固然是引诱她步步沦陷的外因。但作为一名国企的公职人员,面对诱惑,缺乏起码的是非判断,失守基本的法律底线才是问题根源所在。同时,企业如何完善内控机制,堵塞监管漏洞也亟待深思。